谁说粉色是女性色?一百年前男性也爱穿粉
原创 | 作者:刘祎 转载请联系isocialor | 编辑: 鳗鱼 |
社长说
爱穿粉色的男孩子,都有一颗甜甜的心。
● ● ●
谁说粉色是女性色?一百年前男性也爱穿粉如今,一提到粉色,卡哇伊的公主形象立刻浮现眼前,而粉色似乎已然成为女性的专有色。如果你喜欢看动漫,就会发现动漫里的女生千篇一律都是粉色系。
比如这个,
魔卡少女樱续
再比如这个,
百变小樱
离开动漫世界,即使在现实生活中,希望被捧为公主的女生也爱极了粉色。
那么,在一个粉色被女性“霸占”的社会,有没有男性胆敢挑战“公主粉”呢?
其实,也有。
当年火爆海峡两岸的台湾偶像剧《王子变青蛙》男主就超爱穿粉,但是,穿粉的明道不仅不娘,还被网友捧为霸道总裁本尊,隔着屏幕都被帅哭。
除了明道,还有很多男星都尝试过粉色。
然而,不知道你是否留意,这些在大庭广众之下穿粉、却还被疯狂打电话的男性,要么貌似潘安,要么才如唐寅,他们处在食物链顶端,能够引领社会潮流、自带一波节奏了。
再扫视一下你的周围,如果一个普通男性穿着粉色 “招摇过市”,要么被吐槽“亮瞎眼”,要么被另眼相看为 “娘炮”、“gay”。只有极少数外貌水平接近鹿晗、才华匹敌周杰伦的男性穿粉,才会被认为是“时尚”。
时至今日,为何粉色被认为是女性专属?男性穿粉或多或少会被视为非主流?大家现在对男女穿粉红的不同感受,是天然的吗?
男女对粉色的感受是后天形成的
不同的颜色,给人的感觉的确不同。根据颜色理论,光波越长,就意味着我们看到的这个颜色越醒目。红色的光波,是所有颜色中光波最长的,这就使红色成为所有颜色中最为醒目的一种。不少动物可能是色盲,却对红色很敏感,因为红色的长光波能让它们清晰地感受到刺激。如果你留意一下大街上的招牌,会发现很多都用了红色。
但是,引人注目的红色也有其劣势。
英国罗彻斯特大学的安德鲁·埃里奥特教授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,红色会抑制人们思维的活跃性。埃里奥特教授认为,红色首先会使人们联想到错误和失败。谈到这一点,大多数人肯定都会想到老师在判卷时所使用的红墨水,而禁止的信号等也通常是红色的。在自然界中,红色则是一种警示色。
于是,在红色中加入一缕白,削弱冲击力,并给人以温暖放松的感觉——粉红色就此诞生。
这一原理也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中。比如妇产科的护士穿粉红色制服,是为了让产妇放松心情。
但是,颜色理论没法解释男女对粉红色的不同偏好。毕竟,粉红色这样温暖轻松的颜色,男性为什么会不喜欢呢?
如果你给成人挑选喜欢的颜色,女性确实相比男性更喜欢带红的颜色,男性更喜欢偏黄绿的颜色。但是如果让不到2岁的婴儿在粉红色和其他颜色之间做选择,无论男女都没有更偏爱粉红色。
有研究表明,超过2岁的女婴开始表现出喜欢粉红色,而男孩在4岁左右,形成了对粉红的排斥。2岁到4岁,也正是人形成性别角色认同的时期。这正说明,女性对粉红的喜欢,可能是经历了后天文化的塑造才形成的。
而在某些文化里,成年女性也没有更喜欢粉红色,比如在纳米比亚那些几百年来与世隔绝的辛巴人。
一百年前男性也爱穿粉
在1925年的小说《伟大的盖茨比》结尾,盖茨比和情妇黛茜及她的丈夫一起用餐时身穿一套粉色西装。在现代读者眼中,盖茨比选择粉色衣服可能是出于时尚,但这种想法无疑是未考虑时代背景。
当黛茜的丈夫汤姆布坎南嘲讽盖茨比穿粉色时,现代读者又会先入为主地认为,这是因为粉色看起来不够男人。但是结合原文会发现,事实并非如此。
当有人介绍盖茨比是一位“充满智慧的牛津男性”时,汤姆布坎南才蔑视地说:“简直不可思议,他一点儿都不像!竟然穿了一件粉红色的西装。”
从汤姆布坎南的评论可以看出,他对粉色的嘲讽并非出于男性气概的考量,而是另有深意。根据该电影服装设计师的描述,粉色在当时是工人阶级广泛选择的颜色。
时尚学者瓦莱丽·斯蒂尔则说:“在18世纪,一个穿粉红色真丝西装和花卉刺绣的男人是绝对具有男子气概的。”斯蒂尔还说,粉红色最初被认为是“略显阳刚的红色”,是“好战”的颜色。
事实上,粉红色成为女性色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。在一百年前,西方国家一度盛行男性穿红色、粉红色,女性穿蓝色。
欧洲中世纪贵族男性服饰
西方宗教世界也是如此。根据中世纪留下的宗教绘画,童年耶稣穿粉红色,圣母玛利亚穿蓝色罩衫,大主教穿红色。14世纪,吉奥托所绘的奥哥尼桑提上面,童年耶稣穿粉红色。
人们通常认为这是宗教的规定,在天主教看来:蓝色是宁静纯洁的颜色,女性更适合;红色是有力量的颜色,是男性色,粉红比红色浅,但也是有朝气、进取的颜色。
这样的传统持续了几个世纪,在20世纪的英国王室绘画中,还保留一副公主穿蓝色的绘画。到上世纪60年代,荷兰、比利时部分非常尊重天主教传统的地区,依然保留着男穿粉、女穿蓝的传统。
究竟是怎样的洪荒之力,让粉色彻底成为女性色?
当代人可能很难想象,几百年前的穷人一辈子都没机会穿鲜艳的衣服。16世纪之前的西方,红色染料稀缺昂贵。
不过有两件事让红色染料降低了成本:一是荷兰从东方引进了茜草,二是发现美洲后,欧洲人从美洲大量引进了巴西红木。茜草可以给羊毛各种织物染色,巴西红木则主要用于给丝绸染色。
虽然红色的成本降低了,但粉红色还是很贵。在洛可可时期,粉红色、蓝色与浅绿色的衣物是贵族才能享受的颜色。当然,这些浅色衣服也是不分男女的。
一场法国大革命,刹住了男性穿粉红之风
法国大革命后,新兴资产阶级上台,他们希望与旧贵族之间划清界限,而日常服饰则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表现形式。他们崇尚节俭克制,于是就选择了更暗沉的黑、绿、蓝、灰等。
虚荣是人的天性,这些新的统治精英也需要昭示身份地位,与更低的阶级区分开来。但是,资产阶级男性要工作,鲜艳的颜色不耐脏,对他们来说不实用。于是,在服饰方面彰显身份地位的工作自然就落在女性身上。
随后,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,服饰色彩的使用习俗也相继发生改变。大约1837年左右,服色性别差异基本确定:女性颜色鲜艳,男性暗淡。这种习惯也持续至今。
美国的颜色之战
欧洲经过社会变革,逐渐形成了女鲜男暗的颜色之分,但是,为何粉色最终会从诸多色彩中脱颖而出,成为女性专属色呢?
在这场颜色之战中,儿童成了决定性因素。
如果婴儿都穿一样的颜色,那么分清性别就非常困难。于是,西方父母就开始用不同颜色的丝带或者摇篮等物件,来区分婴儿性别。当时,法国和俄罗斯普遍给男孩用蓝色,给女孩用粉红。在英国、比利时、德国等天主教信仰浓厚的国家则相反。
20世纪上半叶,欧洲大陆忙于战争与混乱,传统的老牌国家影响力大减,新兴移民国家美国逐渐走上世界舞台并不断领先。因此,美国本土爆发的粉蓝之战势必影响全球。
1927年,《时代》杂志统计了美国几个主要城市10家主要的百货商店,5家的商品是男穿粉红,4家的商品是女穿粉红,还有1家没有区分。这时双方还未分出胜负。
关键时刻终于来了,二战爆发,战争中海军和水手大多穿更利于隐蔽的蓝色制服,蓝色逐渐成了偏男性的颜色。而女童及成年女性越来越多地选用粉红色。到了50年代,给女孩选用粉红色逐渐成为了主流。在儿童服装领域,男女服色分化完成。
由此可见,女孩穿粉、男孩穿蓝,是由于各种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叠加后人为的结果。并非性别对于色彩先的天性选择。粉色被视为女性颜色、男性穿粉被视为娘炮,也不过如新中国成立初期,男性一定要短发、女性势必长发一般成为一个陈旧的历史,随着时代的进步,大家的观念越来越包容和多元,你会看到更多留着长发穿粉的男孩纸和留着短发穿蓝的女孩纸。
参考文献:
Anna Broadway. Pink Wasn't Always Girly-A short history of a complex color, 2013
https://www.theatlantic.com/sexes/archive/2013/08/pink-wasnt-always-girly/278535/
Terynn Boulton. The surprisingly recent time period when boys wore pink, girls wore blue, and both wore dresses, 2014
http://www.todayifoundout.com/index.php/2014/10/pink-used-common-color-boys-blue-girls/
Jeanne Maglaty. When Did Girls Start Wearing Pink? 2011
https://www.smithsonianmag.com/arts-culture/when-did-girls-start-wearing-pink-1370097/
汤晓燕. 革命与霓裳:大革命时代法国女性服饰中的文化与政治[M]. 浙江大学出版社, 2016.
Grisard D. “Real Men Wear Pink”? A Gender History of Color[J]. 2017.
Kang E J. Blue or pink? That is the question: Homophobia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gendering of colour symbolism[J]. Clothing Cultures, 2014, 1(3): 289-302.
● ● ●
你可能会喜欢:
社会学了没
泛社会兴趣社区
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
微信 ID: socialor
合作请加微信:isocialor